书摘 | 国际货币体系的比较
1930 年和 2008 年两次经济危机之间,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及比较。
1、大萧条爆发前的金本位体系
一战期间,主要国家先后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度,但均认为金本位是正常国际经济秩序必要的组成部分。一战后,在英国带领下,约 60 余个国家在 1925-1929 年间相继恢复了金本位制度。与“古典”金本位相比,当时各国使用可兑换的外汇储备(主要是美元与英镑)和黄金共同支持国内货币供给,因此也被称作“金汇兑本位制”。具有以下特征:
一是使经济具有潜在的通货紧缩倾向。在金本位制下,黄金流入国中央银行应扩张国内货币供给,实现通货膨胀;而黄金流出国应削减货币供给,引起通货紧缩,通过价格-铸币流动机制,实现黄金国际流动的再平衡。然而在实践中,为了避免储备完全损失和可兑换性的终结,黄金流出国被迫服从这一规则,而为避免本国通货膨胀,黄金盈余国往往会冲销黄金流入,积累黄金储备。这种调整的不对称性使得贸易盈余国不断吸引黄金流入,而赤字国丧失货币政策的灵活性,发生持续的通货紧缩。
二是各国货币政策灵活性较低。由于汇率固定、资本自由流动,金本位国家必须采取相似的货币政策。特别是当外国利率上升,而本国黄金储备不多时,本国央行为避免黄金储备流失,只能被动跟随加息,这也使得一国的经济问题更容易扩散到其他国家。
三是一战后的金本位体系稳定性大不如前。一战前的金本位是以英国为中心的霸权体系,而战后英国相对衰落,无力协调各国央行调剂黄金储备余缺。美国实力大增,1919-1929 年其官方黄金储备增长了 11.49 亿美元,持有的货币性黄金占全球 40% 左右,而美国作为潜在霸主的经验不足,出于自身狭隘的眼前利益考虑,不愿承担国际责任。加上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缺乏有效合作,这一体系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状态。另外,各国的经济体系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,多国政府债务水平大幅增加,银行体系清偿能力严重受损,也使金本位的信誉大大减弱。公众对各国央行是否能长期坚持金本位的怀疑增加,持有纸币的意愿下降,银行也易受储户挤兑的冲击,对货币的投机攻击行为时有发生。此时,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在慢慢超过英镑。
2、当前的牙买加体系
1973 年,以美元为核心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[1]解体后,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当前的牙买加体系,也被称为“无体系的体系”。主要包括以下特点:
一是储备货币多元化,但美元仍处于主导地位,美国国内经济政策的失误容易放大为全球性、系统性影响。国际货币体系过于依赖美元,一旦美国经济政策出现失误并引起美元币值大幅波动时,就会引发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剧烈动荡。
二是汇率安排多元化,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并存,但以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缺乏定值基础,导致汇率无序波动。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,所有货币发行均失去了固定的基准,成为纯粹的信用发行,由于发行国自身政策和金融体系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,使国际贸易、投资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,造成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不稳定。
三是有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,但全球失衡仍然存在。在牙买加体系下,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渠道包括运用国内经济政策、汇率政策、国际融资、加强国际协调等。但当一国主权信用货币成为全世界初级产品定价货币、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后,该国对经济失衡的汇率调整是无效的,因为多数国家货币都以该国货币为参照。美元的 “特里芬困境” 依然存在,美国作为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发行国,难以兼顾国内政策目标与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对美元的要求,长期处于贸易逆差,美国货币政策总倾向于宽松,利用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为其债务融资。
与大萧条前的金本位相比,当前的汇率机制增强了各国经济政策的灵活性,各国可以通过灵活的汇率调整防范外部冲击;但同时,由于对储备货币发行和定值缺乏有效约束,增加了国际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。
摘自刘鹤的 《两次全球经济大危机的比较研究》 ,加深对货币与黄金脱钩的利弊理解,调整了一下排版。
- 1.布雷顿森林体系,简单说就是,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,美元与黄金挂钩。 ↩